▲西湖莼菜羹
其实,全球最大的莼菜产地在我国西南的大山深处。在重庆石柱海拔米的高山上,莼菜种植面积超过了1.4万亩,年产量逾1.4万吨,占了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重庆石柱,有着上万亩莼菜田
早在十几年前,石柱莼菜就开始出口海外。不过尴尬的是,那时要先运到杭州贴上「西湖莼菜」的牌。石柱人可不甘心一辈子做贴牌生意。这几年,随着石柱莼菜的规模种植、产业化程度提升,石柱莼农见人就会说那句广告语:世界莼菜看中国,中国莼菜看石柱。▲石柱海拔米高山上种出的莼菜
/一入世就打着江南的烙印/莼菜第一次「走红」便是跟江南有关。西晋时期,有个叫张翰的人到洛阳当官,一天秋风乍起时,他想起故乡吴中的莼菜、莼羹、鲈鱼,叹曰:「人生贵适志,何能驾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归里,留下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这个流传一千多年的莼菜「广告」,打着江南的烙印。▲莼菜的历史与江南密切相关
随后,白居易、苏轼、陆游也前呼后拥地来给莼菜作诗赋词,同样句句不离江南。比如,白居易写道:「犹有路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苏轼也差不多:「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莼菜+鱼,一对江南文艺范CP
时至今日,如果一提「莼菜」你就只想到江南,那你的眼界还停留在古人阶段。江南以外,重庆石柱、湖北利川也是稀有的莼菜原产地。莼菜属于睡莲科,古时在我国*河以南的湖泊、沼泽、农田可见。由于对水质要求极高,后来只在云南、四川、两湖、江浙等地的湖泊、沼泽中零星分布。▲莼菜叶与睡莲叶很相似
如果你今天还能有幸看到野生莼菜,那要恭喜你,这可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呢!从古至今,莼菜绝对算得上「山珍」,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上的。因为它对生长环境非常挑剔。它适宜生长在温暖水湿的环境中,20~30℃、水质清洁、土壤肥沃,符合这几样条件的种植地在全世界也是不可多得的。▲莼菜只生长在无污染的环境中
当水面温度超过30℃时生长缓慢,气温低于15℃时生长逐渐停止,遇霜冻则叶片和部分水中茎枯死。怪不得好多北方人压根就没听过「莼菜」呢。/没有一个石柱莼农能直腰过夏/全球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落在重庆石柱。在海拔米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水镇,眼下正是莼菜采摘时节。每年4月到9月,石柱莼菜成熟的季节,「莼农」的腰几乎是直不起来的。在50厘米左右水深的莼菜田里,勾着腰低着头,右手在水里熟练地撇开浮叶,顺势将触碰到的水草一把捞起,搭在左手上。几把水草撇干净后,方能看清水里的莼菜嫩叶。▲「莼农」熟练地采摘莼菜中
手法熟练的,三根手指捏住嫩叶根部,一把从水中扯起,迅速扔进盆子里,甚至无暇打量覆盖在嫩叶表面的果胶厚度。只因这层果胶,让莼菜滑到极致,稍微捏法不当或速度慢点,就可能从指尖滑落到水里。并不是力气大就能降得住,它会越捏越滑。真正的要诀是几根手指找到合适的角度,轻轻去托住它。▲刚从田间采摘的莼菜
与其他农事不同,采撷莼菜没有「体力门槛」,男女老少都能做。当地的「采摘状元」,一天能采多斤。一位71岁的老太太,一天也能采二三十斤。采摘人群中,尤以女性为多。一年当中,有近半年光景她们都泡在水里跟莼菜「斗智斗勇」。长期弓着腰屈着腿,再加上冷水浸泡,到了六七十岁就有风湿、腰腿痛找上身来。▲莼菜成熟的季节,年过七旬的老人也下田帮忙在*水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莼菜能换现钱」。一到夏天,若是嘴馋了,就去田里采撷莼菜。小孩手脚麻利,不一会儿便装满小塑料袋,光着脚提着口袋便往收购站奔,回来时嘴里已经含着水果糖了。在当地若逮着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问他家里的莼菜种了多少年,也许他会告诉你「比我年龄还大」。「顽皮」的莼菜唯一让莼农省心的是:一朝种下,日后只需小心管护、勤快采摘。▲莼菜需要小心呵护
/最奢华的是新鲜采摘的莼菜/水里的嫩叶若无人采摘,便慢慢长大、充分展开浮出水面,跟睡莲叶极像,不过要小几个号。这样成熟的叶是无人会吃的。在莼菜价格不美的年份,莼农外出打工,田里便少不了被贻误的嫩叶,全部展开密密麻麻地漂在水面,让人叹息。把握采摘的节奏,对莼农才是最大考验。采得过嫩,产量低,效益差;采得老,叶松散,纤维和单宁成份增加,苦味重,品质低劣。▲把握采摘节奏关系到莼菜品质
上等的莼菜,是要嫩叶带嫩芽。石柱莼农都知道,带了嫩芽的精品,在出口时能卖到几十元一斤。如果再带了花蕾,那更是精品中的精品,不可多得。要评价一颗莼菜的好坏优劣,也是有标准的。叶柄及叶尖的长短,是否带有花蕾,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定级。若是能吃到一口S级莼菜,那便是莼菜界最高享受,价格自然也是不菲。▲这一口下去是奢华的体验
不过,最奢华的肯定是那口新鲜采摘的莼菜了。放在过去,几乎只有原产地周边的居民才有福分享用。莼菜是一种非常小气的植物,采摘后不及时处理就会变色变质或者脱胶,因此如何保存莼菜才是最需要劳动智慧的。好在这一点儿都难不倒好吃的国人。从田里采一盆莼菜,回家第一件要做的是「杀青」,在沸水里煮两三分钟,待到莼菜变成茶青色之后,盛入干净的盆子里,用冷水透着。再用小漏勺三五个转移到其他盆子,这个过程亦剔除杂质。▲醋酸能保存莼菜的美味
为了让莼菜的美味打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现代工艺中会将「杀青」后的莼菜按比例添加醋酸浸泡,放入密封的罐子里。这样一来,全年都能食用,还可远涉重洋慰藉他乡的味蕾。▲在石柱*水镇,几乎家家都少不了莼菜坛子石柱的莼农还有地道的「土办法」。他们把杀青后的莼菜放入泡菜坛子,与野山椒水一起泡制,也可以放很长时间。逢年过节,塞进孩子后备箱的土特产里,便多了一罐泡莼菜,嫩滑爽脆。吃着莼菜长大的孩子,在城里依然能吃出大山的鲜味。▲石柱人打捞一勺野山椒泡莼菜,就能下一碗饭/能一筷子夹起的估计不是好莼菜/一道最简单的凉拌莼菜,就能鲜得让人流泪。「杀青」之后,加少许小米椒、葱花,适量的盐、白醋调味,便能呈现鲜莼菜的本味。▲凉拌莼菜吃的就是一口鲜滑莼菜这么水灵灵的主,不做羹汤就太对不起它全身的果胶了。除了有名的西湖莼菜羹以外,民间还开发了莼菜银鱼羹、酸辣莼菜羹等菜品,甚至还成功跨界到甜品圈。▲豆腐、鲍汁让莼菜的滑嫩发挥到极致
最有故事的莼菜料理当属「鲜莼鲈脍」。那位一千多年前的张翰,正是因为思念这两样食材才毅然辞官返乡的。虽然石柱与张翰的故乡相距甚远,但莼菜的品质却是不输给西湖的,且果胶含量在全国首屈一指。因着这个典故,厨师将两样饱含思乡之情的食材做进一道菜里,吃的是那口鲜滑,吃的也是那口情怀。▲石柱莼菜的果胶含量也是首屈一指
简单也好,奢华也罢,在此附送大家一则吃莼菜的入门秘笈:记得让服务员给你拿勺子。否则,别说自己是来「吃莼菜」的,不如说是「来让莼菜玩儿的」。▲莼菜甜品,用勺子吃起来也很艰辛当莼菜出场时,其他食物都不配称「滑」。莼菜的滑,贯穿了它的全生命周期。从地里采摘到厨房烹饪,再到端上餐桌、吃进胃里,它至始至终「滑性难改」。▲要从鸡汤里夹莼菜,可没那么容易
当你好不容易夹起它送进嘴里时,请相信:你绝不是被它为难得最辛苦的那个。不信,就去重庆石柱的莼菜田里,跟莼农采摘一天试试。「鲜姑有礼」留言说说,你最想吃哪一道莼菜料理?鲜姑将从中选出5位读者送出盒马冰箱贴。截止时间:年7月12日中午12:00。「征稿启事」吃,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既要食之有味,也要食之有节。在盒马这座鲜活的食物百科全书里,一起感受二十四节气中的食材之美,也探寻人与食物的美妙关系。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即可获取详情,了解相关信息。来稿邮箱:hemafreshalibaba-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