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年5月31日,中国首列出口欧洲双层动车组在中车株机公司下线。
强队伍:干部"能上能下",打破"铁交椅"
干部能上能下是市场机制的必然要求。然而,毋庸讳言的是,这一点在不少国企的现实运作中常常难以落到实处,成为企业激发人员活力的一大障碍。要想培养好、选好、用好干部,让"千里马"不被埋没,必须打破"铁交椅",让干部"能上能下",不以辈分论英雄,为各成员提供公平开放的发展机制。选人用人是篇大文章,如何选?以业绩为基础,中车株机遵循"四历(力)一品"原则——资历、阅历、经历、能力"四历(力)"是必要条件,品德则是一票否决条件。时针回到去年6月,已经从事技术工作近10年的王辉一如往常打开OA办公系统,一条公开选拔中层管理者的通知映入眼帘,"运营与信息管理中心信息管理部业务经理"岗位让他心头一颤。近年来,中车株机朝智慧企业转型,今年初成为湖南第一家全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第四批)",建成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信息化建设无疑居于重要一环。王辉渴望挑战这一重要的管理岗位。不过,他随即陷入矛盾之中。如果走上管理道路,必然会迎来全新的挑战。"并且,我的前面还有这么多前辈……我真的行吗?"王辉说。最终,他决定把握机遇,展示自我,大胆竞聘,成为了中车株机一名年轻的中层管理干部。针对中层干部,中车株机制定了月、季、年度等多维度的绩效考评体系,让绩效结果与薪酬兑现和职务调整紧密相连,将经营压力、市场压力有效地传达到干部的双肩,督促中层干部履职尽责,要求中层干部立足组织全局系统思考,优化岗位工作。如此一来,担当作为、想事干事的作风在队伍里蔚然成风。王辉表示,综合、量化的考评体系,让他对公司要求和自身目标更加清晰。图
一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年以来,中车株机搭平台、选良将,组织中层干部公开选拔30余次,补充了余名年轻干部。目前,中车株机35岁以下干部占比19.7%,锻造了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干部不只能上,也能下。中车株机以"两制一契"改革为切入点,分类制定《聘任协议书》《任期协议书》和《年度目标责任书》,加强契约化管理,对全体中层干部进行任期考评,无论是选拔任用、培养锻炼,还是管理监督、激励约束和退出,均以此为据。更重要的是,"一把手"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今年4月26日,中车株机召开《中国中车"十四五"发展战略纲要》宣贯大会,公司*委书记、董事长周清和,总经理傅成骏与中层管理者代表现场签约了"两制一契"。这是积极落实中车株机"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生动实践。图
中车株机中层管理者签约“两制一契”协议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中车株机正在修建一个特殊的展馆,将要摆放的展品是一件发生故障的产品。中车株机投资与规划部负责人说:"这是董事长特意安排的,就是要做成一块警示牌,让大家时刻保持警惕,保持清醒。"近年来,中车株机中层干部中有30多人被降职、降级或免职,队伍的危机意识和市场意识被激活。提效能:员工"能进能出",打破"铁饭碗"
"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伴随主营业务的快速扩张和产能急剧增长,中车株机形成以轨道交通国内市场为主体,海外、新产业为两翼的业务形态,其销售收入及员工收入实现较大提升。然而,人员冗余、结构不合理、工作效能不高、忙闲程度不均衡、人工成本压力较大等问题也冒出了头。中车株机意识到,为提升人力资源效率,必须打破"增人才能增产,增产就要增人"的怪圈,必须快速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年起,中车株机启动定岗定编项目。年,中车株机启动定岗定编"回头看",完成岗位重新定编,共核减编制数个。年,中车株机再次启动定岗定编"回头看",将此纳入常态化管理……
图
中车株机召开定岗定编回头看启动会。
中车株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表面看,定岗定编是企业管理的常规动作,但是难就难在坚持,难在细化,我们已经连续做了8年,从未停过。"以此为依托,中车株机将工作成效直接与各单位**领导绩效考核结果以及单位总体绩效投入挂钩,让"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然而,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深化改革。在定岗定编成果落地中,一份新的"问题清单"摆在眼前:生产不均衡、管理基础较为薄弱、人工成本管控意识不强、冗员消化畏难情绪严重……为此,中车株机从总体思路、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目标设置及分流手段、实施路径等方面破题,"对症下药"——制定人员分流安置配套办法、相关激励及约束机制、人员退出淘汰机制等,动态地管控人员总量。对一些违规行为,中车株机则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员工能进,也能出,坚决打破"铁饭碗"。
激活力:收入"能增能减",打破"铁工资"中车株机员工周平是三项制度改革春风的受益者之一。他于年进入中车株机原制造服务中心,此后几经调任多个岗位,从年至今,周平每年的年度绩效均被评为A。他的敬业和努力得到了最实在的回报。周平说,因年年得"A",他的年收入每年增加10%以上。绩效管理决定收入水平的薪酬结构,打破了"铁工资",既在员工中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也让员工"收入能增能减"。改革激活一池春水,中车株机涌现了许许多多像周平一样想干事、能干事的业务骨干。在全面开展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中车株机深入优化薪酬体系,构建了"四位一体"的薪酬管理体系,与绩效管理、专项业务管理、职业发展管理、职位层级管理对接。全员绩效管理和专项业务激励为变动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和个人贡献正相关,员工职位、职业晋升同样与工作绩效强关联。既传导了压力,也激发了活力。激扬的改革,看得见的活力绽放。绩效工资在员工收入的占比大幅增加,这种薪酬分配背后是价值创造。周平说,员工收入增多的同时,幸福感也越来越强。更重要的是,自身获得切实的成长。激扬的改革,看得见的增效降本。年,中车株机各生产制造单元实施工资挂钩机制,提高了效率。年7月14日,中国首个出口伊斯坦布尔地铁列车下线,创造了6个月新造地铁列车的世界纪录。奋进新时代,改革立潮头。中车株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篇章没有止步,"改革三年行动"的故事仍在续写。展望"十四五",中车株机*委书记、董事长周清和表示:"我们将朝着建设‘智慧株机’的目标前进,致力成为中国中车最骄傲的子公司。"图中车株机城轨事业部,一列列城轨车辆整装待发。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文/李永华编辑/李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