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菇”事
(小班综合探究活动)
前言:站在儿童的角度才是课程的真开始
《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缘起:餐桌上的谈话
今天幼儿园的午饭中有一道蘑菇油菜,小朋友们不怎么喜欢吃。
“蘑菇软软的,一点都不好吃。还把蘑菇挑了出来。
兔子才爱吃蘑菇呢,我喜欢吃肉。
这么多蘑菇,好像我们总吃。
我爱吃肉,也爱吃蘑菇。
听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展开的讨论,我们开启了《我们的“菇”事》探究之旅。
蘑菇大调查
你喜欢吃蘑菇吗?你采过蘑菇吗?
你在哪里见过蘑菇?蘑菇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的已有经验
1.认识蘑菇,能说出“蘑菇”的统称,说不出认识哪种蘑菇。
2.大多数幼儿没有采过蘑菇,不知道蘑菇长在哪里。
3.经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幼儿不喜欢吃蘑菇。
4.幼儿知道超市、菜市场有卖蘑菇的,没有见过种植的蘑菇。
幼儿的问题
1.蘑菇长在哪里?
2.哪种蘑菇好吃?
3.这是什么蘑菇?
幼儿的兴趣点
1.*蘑菇就是红伞伞白杆杆。
2.我想去采蘑菇。
3.小兔子爱吃蘑菇。
教师思考
《指南》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中午的一道“香菇油菜”激发了幼儿的交流,而且在谈话与调查中发现幼儿都见过蘑菇,但是把所有认识的菌菇都叫蘑菇。大部分幼儿不爱吃菌菇,也没有采过蘑菇。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及兴趣点我们预设了以下课程。
前期预设课程导图
可能的核心经验
学习
品质
1.好奇心和内驱力: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探究蘑菇。
2.解决问题:能寻求他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并识别问题所在,同时用语言表达。
健康
1.知道多吃蘑菇对身体有好处,养成不挑食的良好习惯,提高对食物的安全意识。
2.练习双脚向前跳跃,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语言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社会
1.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美食的乐趣。
科学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蘑菇的主要特征,积累对菌菇的认知。
艺术
1.通过蔬菜拓印,体验玩色活动带来的乐趣。
2.学习关于蘑菇的音乐,表现、创作动作。
课程开启之“探菇”
早上刚入园,哈登就拿着一个棕色大蘑菇告诉我“老师,我在公园里采到了大蘑菇,你看,就像把小伞”孩子们围着哈登问长问短,“你从哪采的蘑菇?”是啊,十月,一场长达近一周的秋雨过后,蘑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正是采蘑菇的最佳时机。
周日,家长们带着孩子展开了蘑菇大搜寻。
??
“快看,我找到了”“好大的蘑菇”
“藏在草下面,我也能找到你”“这儿也有蘑菇”
教师思考
“蘑菇长的那个地方地上滑滑的”“有的蘑菇长在枯树上”“我找到一个小小的蘑菇”来到幼儿园孩子们新奇的谈论着寻菇趣闻。
经过寻“菇”之旅,孩子在公园、田里、西站、小区等地方采到了蘑菇。它们有的长在泥土中,有的长在树木上,还有的长在了石头上,他们发现蘑菇喜欢生长在潮湿、阴暗的环境里,孩子们采到的蘑菇有的大,有的小,形态各样、颜色各异。
课程探究之“种菇”
蘑菇包的大猜想
“以前我没看到过小区草地里有蘑菇”。
“这么多蘑菇它们是怎么长出来的?”
“是不是像蒜苗一样插好就长大了”。
“不对,一定是种出来的”。
孩子们产生了新的疑问:蘑菇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
今天杨嘉米带来了两盒菌包,孩子们好奇极了,挤在蘑菇包的周围,观察这奇妙的新朋友,望着小小的蘑菇包,孩子们显得非常兴奋。围在一起开始了他们的猜想。
“老师,这是什么礼物?”
“这是小房子吗?你们看它有窗户。”
“有蘑菇伞的图案,会不会是蘑菇?”
“我们闻一闻,呀臭臭的!”
“它怎么就长出来了?”
“妈妈说它是蘑菇包,能长出蘑菇来。”
“它真的是蘑菇包吗,好神奇呀,他没有种子,怎么能长出蘑菇来呢?”
就这样孩子们和蘑菇包的故事开始了......
选家
“我们先给蘑菇包找个家吧,它喜欢生活在哪里?”
“蘑菇喜欢阴阴的地方,湿湿的地方”
“水龙头那里吧”
“可是卫生间有点臭”
“能不能放到这边?”我指指窗户“不行”孩子们异口同声。
“就这边吧,太阳晒不到”张振瑞指着门口。
于是菌菇包就在门口柜子上安家了。
“
1
蘑菇宝宝第一天
我们看着说明先在菌菇包上划个十字。还提示要天天喷水,保持蘑菇湿润。于是第二天早晨孩子们来园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门口看看“宝贝”长出来了没有。还不忘给蘑菇包喷喷水。
养护小分队
他们挤在门口抢着给蘑菇包喷水,曦曦跑过来对我说:“悦悦老师,她们太挤了,我们轮流喷水吧”。晨谈时,我们便讨论成立了“守护小分队”分组照顾蘑菇。孩子们聚在一起给自己的队取了好听的名字。
“
2
蘑菇宝宝第二天
“还是什么都没有长出来,怎么回事?是水不够多吗?我给它多喷点水,一会我还要给它再喷水。”
“
3
蘑菇宝宝第三天
快看,这个蘑菇长出来了,它是*的快给它喝水,那个还没长出来吗,从盒子里拿出来再看看,好像有个黑黑的头多喷点水。孩子们对着蘑菇使劲喷水。
百度
蘑菇们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没有长大的“菇菇”不可以摸哦,不能浇水只能喷水,要保持泥土的湿润......
“
4
蘑菇宝宝第四天
“快看,两个都长出来了,好像长得不一样啊”“这个蘑菇喷了好多水,纸盒下面都湿烂了,还是只有这么点大”。
师:“这两种蘑菇不一样哦,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我们耐心等待它长大吧”。
蘑菇成长记录
??
蘑菇宝宝长得真好,我们邀请白梓曦和王运佳记录下来进行分享。
“
5
蘑菇宝宝第五天
第五天在分组照顾蘑菇时,运佳说:“快看,我们的蘑菇是*的,你们的这个蘑菇黑黑的,是不是*蘑菇呀”“*蘑菇可不能吃”“*蘑菇吃了就把人*死了”
有*的蘑菇
那么什么是*蘑菇呢?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唱起来。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