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蔬菜2月份种菜大全来了,这么多蔬菜该种
TUhjnbcbe - 2022/5/6 15:34:00
北京治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提醒了我们在春节过后,又要开始各种忙碌了,作为一个庄稼人就要因时制宜,抓紧时间播种了!

2月份气候来说虽然少了一丝寒意,没有冬季寒风刺骨,气温有所回升,但是昼夜温差还是挺大,地温过低,光照时间较短,强度较差,不利于蔬菜作物正常生长。

但是在蔬菜种植中,由于各类蔬菜对气温,光照要求不同,在这时期选择适宜蔬菜种类播种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选择哪些蔬菜播种呢?今天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农村种植人,把这些种植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春花椰菜

花椰菜又名菜花,是甘蓝的一个变种,食用其由短缩嫩花枝和分化到花序阶段的许多花芽原基聚合成的花球。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是花椰菜露地分为春季和秋季栽培,所以在品种选择有所不同。

春季花椰菜宜选用法国菜花,瑞士雪球,荷兰早春,雪山等。可选择在早春1月中下旬至2月初播种,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

定植前施足基肥,做成平畦,以株距为35-40厘米定植,定植后浇足缓苗水,地稍干时中耕松土,防止后期倒伏。

莲座期浇水追肥,亩施尿素15-20千克,在花球膨大中后期喷0.1%-0.5%硼砂,3-5天喷1次,防止生理病害,收获前5-7天停水。

二、菠菜

菠菜有圆叶和尖叶两种类型,适应性广,适宜生长在15-30度,种子可在4度下发芽,适宜早春播种。

早期播种多用湿播法,畦内起出覆盖土,浇水,播种后覆干土。但是春菠菜生长期短,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提高单产。

生长期内及时浇水保湿,追肥1-2次,保证肥水供应,加入营养生长,延迟抽薹。后期温度升高,及时喷乐果防蚜虫和潜叶蝇。

三、芹菜

芹菜有本芹和洋芹两大类,较耐寒,种子在4度以上可发芽,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度,25度以上发芽力下降,超过30度几乎不发芽。

播种时期为早春2月初至3月上旬在改良阳畦播种,播种时先浸种,在15-20度催芽,播后温度适当高些,促进快速出苗,出苗后白天温度稍降些,防止“高脚”苗。

在苗高4-5厘米时施提苗肥,播后一个月,中午苗床温度高时可通风,防止烤苗,并逐渐除去覆盖物炼苗。

在苗高10厘米定植,可按行距为15-17厘米开沟栽苗,穴距为8-10厘米,每穴定植2-3株,栽后浇水。

在7-10天后浇缓苗水并追肥,每亩用硫铵20-25千克,在植株长到12-14叶后生长加速,再浇水追肥,浅锄畦面,待叶子逐渐直立,进入立心期,新叶不断发生并肥大,需供足肥水,4-5天浇一次,连浇2-3次,每亩施尿素15千克,促使营养生长良好。在株高50厘米或叶柄30厘米左右即可采收。

如果说正月是一个喜庆月,那么2月是一个新生季,各种蔬菜也开始播种了,除了以上这些,还有萝卜,*瓜,芫荽等都可以播种。

但是2月也是一个多变季节,气温不稳定,我们要做好温度,湿度管理,才能增强抵抗力,增加产量。

各地气候、低温不一样,应该根据当地的天气种菜,或者覆盖农膜。

《农药这样用,全都错了!有多少人至今仍然不知》(植保网)

1、使用农药不可一味求新

在生产中,由于大棚菜种植时间长,往往病虫害增加且抗病性也越来越强,不少菜农朋友就误认为过去的老农药的效果不如以前了,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新农药青睐有加,听信商家宣传新药,也不问新药的药理特性,价格如何,盲目购买。

其实,新农药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它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完全取代老药。因为新农药刚刚投入生产使用时,病虫害还没有对其产生抗药性,用量少、效果好,与老农药相比的确有很大的优势。如银法利对*瓜的霜霉病效果很好,阿米妙收防治番茄叶霉病效果很好。

不过新农药的针对性和专一性强,农药杀菌剂不杀虫,杀虫剂不杀菌,能防治这类病害的对另一类效果不一定好,这是一般的规律和常识,所以说不能认为新药万能。至于有的商家宣传他的新药是万能的,什么“土壤菌虫病*统杀”,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从近几年国内外生产的新农药来看,都是针对某一种或几种病害或虫害而研制的,不可能对众多的病虫害都有效果,切不可过度地迷信新药,所谓病害虫害都有很好效果的农药是不可能出现的。

如确实需要购买新药时,首先要看其标明对何种病虫害有效,是否具有内吸性。因为频繁地使用内吸性农药,病虫害很容易产生抗性,使新药失去新的优势。

另外,购买新药时,要看有效成分和通用名,从有效成分上辨认该农药是否为新农药,不要被五花八门的包装和新奇的名字所吸引迷惑,误把摇身一变的老药当成新药。

当然,我们并不是一概排斥或否认新药,毕竟新农药的问世,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更多的药剂选择,但也不应由此就否定一些老农药。因为有不少老农药还是很有生命力是久经考验的。

如一些触杀剂,没有产生明显的抗性而且价格较低,应充分使其发挥优势,或与新农药交替使用。如老药百菌清是非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福美双可预防多种土传和叶部病害,在土壤消*和叶片保护方面仍被广泛地应用。

2、使用农药不可单一

有些农民朋友使用农药往往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番茄发生了晚疫病就喷普力克或甲霜灵,发生了早疫病就喷代森锰锌或杀*矾,发生了细菌性病害就喷铜制剂等,结果是治了一种病又上一种病,摁下葫芦瓢又起,治来治去都没治好。究其原因就是单一用药,不利于多种病害的综合控制。

而采用科学合理的农药混用,可以扩大使用范围或者兼治几种有害生物,甚至可以增加药效并减轻抗药性、药害等农药副作用,既高效又省工省时。如王铜可以和很多杀菌剂、杀虫剂混合使用,以30%的悬浮剂倍液与70%甲基硫菌灵倍液混合喷洒,防治蔬菜的褐斑病细菌性叶枯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与春雷霉素混合而成的“加瑞农”用于防治番茄细菌病和真菌病。

3、茄子不可施用代森锰锌类药

有经验的菜农都知道,如果在茄子上喷施了一次含代森锰锌的农药后,本来绿油油的叶片就变得暗淡无光了,植株中下部叶片也变老发*,有的是叶脉发*,若连续使用多次会造成严重落叶。究其原因是该农药中含有大量的锰元素,茄子对锰又特别敏感,喷施后锰元素在叶部造成积累,以致于锰过剩,轻者叶片发*,重者自上而下开始落叶。

凡是含代森锰锌的都有这方面的副作用,如杀*矾、速克净,雷多米尔、安克·锰锌,克露、大生、大生-M45、新万生、山德生等。因此,一旦发现茄子*叶现象,首先考虑是喷用代森锰锌造成的,应立即停止,再用爱多收0倍混加细胞分裂素倍混合云大叶面喷施解决。

本来在茄子上使用杀菌剂应以百菌清为主。因为百菌清属腈类杀菌剂,遇碱、酸而稳定,对多种病原菌都有保护和预防作用,可防治茄果类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斑枯病、炭疽病、绵疫病等多种病害。如果和DT或甲霜铜混合使用或间隔交替使用,即可防治茄子的多种病害。

4、使用含唑类农药的浓度不可过高

含唑类的杀菌剂很多,其中福清的成分是氟菌唑、福星的成分是氟硅唑、世高的成分是苯醚甲环唑、仙生的成分是腈菌唑、烯唑醇的成分是特普唑、敌力脱的成分是丙环唑,这些杀菌剂的说明书中都说防治白粉病、叶霉病、锈病效果如何如何好,却没有说明用量过多的副作用。

所以在使用该类农药时,一定要严格按规定量使用,否则浓度过高,就会使植物出现顶部叶片变小、变厚、皱缩,最明显的是节间变短,比如在*瓜上使用就应特别注意。

5、喷施农药混加叶面肥要慎重

因为叶面肥的成分比较复杂,多数是大、中、微量元素的混合物,少数叶面肥还混有激素和助剂。含有的金属离子以钾、锌、锰、铜等居多。如此多的金属元素一旦遇到碱性农药、抗生素农药或劣质农药,就会产生反应,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沉淀和分层现象。

这种药肥混合物一旦喷施到作物上,轻者导致药剂失效,重者出现蔬菜生长点萎缩,或类似激素过量症状,有时还会引起作物中*。

其实,有些杀菌剂也具有叶面肥的功能。如嘧菌酯类农药,在作物整个生育期间喷施嘧菌酯4-5次,不但防病效果优异,而且能使叶绿素增加,叶片油绿光亮柔软,叶功能期延长。

可以说,多次使用这样的杀菌剂,胜过喷用叶面肥。铜制剂所含有的铜离子,是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参与叶绿素光合作用的激活元素,通过喷施铜制剂无形之中就补充了铜肥。

代森锰锌类的药物众多,多次使用后,作物一般不缺乏锰、锌元素。钙、镁为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我国北方水和土壤中含量丰富,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硫类和氯类制剂也比较普遍,浇水过程中也能加以补充,不必刻意地补充硫和氯元素。

总之,喷药混加叶面肥要谨慎,一定要先小面积试验后再大面积使用。

6、不可土施多效唑

因为多效唑残效期长,不易分解,会直接影响到下茬蔬菜生长。以茄子为例,定植在含多效唑的土壤中,会直接影响茄子根系伸展、下扎,根不深,棵不壮。

一般情况下,茄子定植后正是根系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扩展出去的根系将成为后期根系的骨干。而土施多效唑抑制了根系的伸长、扩展,前期根系分布范围小,对后期根系发育不利,就必然出现前期空棵效果好,后期植株一直长不起来的现象。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叶面喷施空棵的效果更好一些,安全性更高,而且当季收获拔园后,多效唑不易对后茬蔬菜产生影响。另外,即使因叶面喷施多效唑出现药害,还可用25-毫升/千克的赤霉素药液来缓解,而土施就很难补救。

7、不可乱用生根剂

俗话说,根是蔬菜生长的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很多菜农虽然也知道这一点,却忽略了根与叶的平衡,把生根剂当成了万能药,乱用生根剂。苗生长慢,灌生根剂;防治根部病害,减少死株也灌生根剂;苗叶片浓绿、茎秆粗壮,生长过慢还灌生根剂;只要发现蔬菜生长不正常都灌生根剂。

我们说,生根剂的作用就是在根弱叶茂时,促进根系生长,调整根叶比例。因此,使用生根剂时,应是叶片较好而根系较弱,根系吸收的水肥难以满足叶片的需要时,如冬季浇水等造成根系受伤或植株徒长等造成根系与叶片的比例失调时最佳。

另外建议不要长期单独灌生根剂,要与有机活化营养类和调理土壤类套餐交替使用,提高了地温,增加了营养,调理了土壤,也更利于根系的生长,也把生根剂的功效发挥到了最大限度。

8、阿维菌素不可冲施

阿维菌素是一种高效、低*、安全、抗虫谱广的杀虫剂,对绝大多数线虫、体外寄生虫及其它节肢动物都有很强的驱杀效果。有的菜农在防治根结线虫病时,把药剂随水冲施,结果自然达不到防治目的。

我们说,施用阿维菌素在-0倍时,才能保证其效果。也就是说,随水冲施每方水需加1斤左右的阿维菌素才行,而每亩地一般一次浇水量大约15-20方,这样算下来,浇一亩地得需要20斤左右的阿维菌素,才能发挥作用,这样大的用量是不可能达到的。

9、防治根部病害不可叶面喷药

如番茄疫霉根腐病,是典型的根部卵菌病害,如果用叶面喷药的方式,结果肯定是南辕北辙,但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实际上,防治疫霉根腐病的药剂均为杀菌剂,而杀菌剂有内吸性和保护性之分。

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是由下向上运输传导,也就是从植物的根部开始,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而叶面喷药,药剂只停留在叶片上,不能到达植物根部,也不会对根部病害起作用;非内吸性杀菌剂,基本不进入植物体内,不能向四周运输传导,更不会对根部病害起防治作用。

所以,要想解决根部病害还要靠灌根等方式,直接将药剂作用到发病部位,才能收到良好防治效果。对于疫霉根腐病的最好防治方法,就是用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倍液淋根或灌根防治。来源:中国农药网

《一棚轮作三四茬,9种套作模式,让你一年四季都挣钱》(植保网)

棚建了,蔬菜种了,然而一年到头来却赚不了几个钱,这是不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朋友面临的困惑。

其实种植大棚蔬菜,想要生产效益好、经济效益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可操作性强且颇具创新的种植模式,比如以下九种大棚蔬菜套作模式就十分值得借鉴和参考。

1.西葫芦-西红柿-油菜

1月下旬进行西葫芦温室营养钵育苗,2月下旬定植,4月上旬采收,6月上旬拉秧后整地,6月下旬平作直播西红柿,以旧塑料遮阴防雨,每亩留苗株,10月初封棚,在西红柿淡季陆续上市,11月下旬拉秧,接茬直播油菜,春节前陆续采收。

该模式亩产西葫芦公斤、西红柿公斤、油菜公斤,每亩收益可达2-3万元。

2.豆角-冬瓜-芹菜

1月下旬在棚室内进行豆角护根钵育苗,每盆播4-5粒种子。2月底在预留畦内开沟定植,沟距0.15米,株距0.1米。豆角3月下旬采收,5月上旬拉秧。后茬冬瓜3月下旬在阳畦或温室内采用护根钵育苗。

5月初定植,行株距0.6米×0.3米,6月下旬收获。下茬芹菜,于7月上旬育苗,9月中旬定植在棚室内,10月中旬扣膜封棚,可延至春节上市。每亩可产豆角1公斤、芹菜0公斤,每亩收益高达3万多。

3.春大白菜-夏*瓜-西芹

大白菜因在早春生产,应选择生长期短、对春化要求严格的春大将、阳春、良庆等大白菜品种。在1月中下旬大棚内营养钵育苗,2月下旬移栽棚内,4月上旬始收,施足基肥,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莲座期末结球期初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

夏*瓜(选用津研4号等品种)于4月下旬营养钵育苗,5月下旬移栽,7月上旬始收,*瓜苗龄30天移栽,每亩植株。移栽成活后,用10%腐熟人粪尿追一次肥,隔5-6天再追一次肥,*瓜浇水宜用引水沟的沟灌方法进行,忌漫灌。

西芹于7月下旬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荫障育苗,幼苗3-4片叶时分苗,株行距6厘米见方;9月中旬,幼苗8-9片叶时移栽(定植前,施足基肥),每亩植0株左右;10月下旬扣棚,12月份始收,在收获前30天,喷一次50毫克/升的赤霉素液,可促进茎叶生长,提高产量。

一般亩可产春大白菜公斤、夏*瓜公斤、西芹0公斤,每亩收益高达3-4万元。(注意慎重使用化肥或农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茄子-冬瓜-绿菜花-生菜

茄子(选用早熟品种快园茄)于11月下旬在棚室内育苗,12月底分苗,3月上旬定植,行株距为0.5米×0.4米,4月下旬采收,5月下旬拉秧。

下茬冬瓜(一串铃)于4月中旬在阳畦内采用护根钵育苗,5月下旬定植,行株距为0.6米×0.3米,7月中旬采收,8月上旬拉秧。

下茬绿菜花(里绿)于7月上旬露地育苗,8月上旬定植,行株距为0.45米×0.45米,10月初收获。

下茬生菜,于10月中旬于温室内播种育苗,同时扣棚模,11月中旬定植,行株距为0.2米×0.15米,1月上旬采收。每亩棚室可产茄子公斤、冬瓜公斤、绿菜花公斤、生菜公斤,每亩收益高达3-4万元。

5.芫荽-*瓜-西红柿

6个棚三年试验结果:在前茬拉秧后(不撤棚),6月中旬播种芫荽,亩播种1.75公斤-2公斤。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开始出售,收获期不能晚于9月初。

收后9月上旬播种*瓜,10月中下旬定植不需嫁接,同时扣旧棚,11月中下旬开始上市,12月中下旬拉秧,(据*瓜和西红柿苗子长势而定)在定植*瓜时靠操作室一头留25平方米(一间棚室)不栽植*瓜,于10月5号左右播种西红柿,2真叶分苗,*瓜拉秧后及时定植,2月下旬开始上市,5月中下旬拉秧,此季是主要收入季节,一定要施足优质有机肥,加强深冬及早春管理。

该种植方式亩产芫荽菜-公斤、*瓜公斤、西红柿公斤,亩产收益高达2-3万。

6.小油菜-西葫芦-辣椒-豆角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小油菜,密度不宜过大,9月上旬一次性收获。9月上中旬及时播种西葫芦,出苗后扣棚,10月上中旬定植,11月中旬开始上市,2月中下旬拉秧,12月初在棚内播种辣椒,2-3片真叶用营养钵或育苗钵分苗,待门椒有绿豆粒大小时(约2月下旬)定植,3月中旬开始上市,6月中下旬清棚,辣椒收前5月20日前后用营养钵或育苗钵两粒种籽一钵育苗。

豆角于5月30日-6月5日定植,7月上旬上市,8月上旬结束,此茬正是蔬菜供应淡季。西葫芦和辣椒是这种种植方式的主要收入季节,该模式亩产油菜公斤、西葫芦公斤、辣椒1公斤、豆角公斤,亩产效益高达4万多。

7.甘蓝/*瓜-青椒

 

甘蓝(中甘11号)于12月上旬在棚室内育苗,1月上旬分苗,2月中旬定植,行株距0.35米×0.33米,5月上旬收获,下茬春*瓜(长春密刺)2月中旬在温室内采用护根钵育苗,3月中旬套栽定植,5月中旬采收。

下茬青椒,7月下旬直播温室内,并用旧塑料膜遮阴防雨,双行单株平作。留苗行株距0.5米×0.25米,10月中旬封棚保温,11月下旬开始采收。每亩棚室可产甘蓝公斤、*瓜0公斤、青椒0公斤,亩产效益高达4万多。

8.温室*瓜-草菇

 

每年冬春茬日光温室*瓜9月播种育苗,翌年5月下旬采收结束,产量可达0公斤,亩产值2.0万元左右,亩效益1.5万元左右(每亩棚室等成本按5年分摊)。

6-8月间可以栽培两茬草菇,草菇种植亩成本在-元,亩产草菇公斤左右,亩产值1万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2万元以上。

9.西葫芦-夏莴笋-秋延辣椒

西葫芦(可选用早青西葫芦)于1月上旬营养钵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下旬开始采收,5月上旬清园;莴笋(可选用特耐热二白皮)于4月上旬育苗,5月下旬移栽,7月中旬始收;辣椒(可选用皖椒1号等品种)于8月初播种,9月中旬移栽,10月下旬扣棚,元旦、春节上市。

该模式一般亩可产西葫芦公斤、莴笋0公斤、辣椒公斤,亩产效益高达2万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蔬菜2月份种菜大全来了,这么多蔬菜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