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塑料大棚辣椒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
TUhjnbcbe - 2022/5/9 13:04:00

辣椒是江苏省重要的蔬菜作物,每年设施栽培面积约6.7万hm2,按照m2平均产量kg,平均产值以元计,全省总产量约万t,年产值约40多亿元。江苏省辣椒设施生产已成为江苏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施辣椒生产相对简易,经济效益较高,已成为江苏尤其是苏北地区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优选蔬菜作物。

宿迁地处苏北地区腹地,冬春光热资源丰富。年底宿迁市蔬菜复种面积已达8.84万hm2,其中约有hm2辣椒是通过塑料大棚等设施进行春提早、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保护地设施之一,但由于多年利用和片面追求效益,常导致塑料大棚内规模生产蔬菜品类及栽培模式单一,不能有效合理轮作,生产中连作障碍突出。

辣椒连作障碍主要表现为土壤耕层越来越浅,土壤次生盐渍化及病虫害严重,尤其土传病害发生率高、防治难,影响大棚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在没有较好地解决设施连作障碍之前,其效益主要来源于大量化肥、农药的投入,但这种生产方式显然是难以为继的,而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连作障碍会逐渐成为大棚辣椒发展的瓶颈问题。

1塑料大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成因

造成宿迁地区大棚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肥料施用不当导致土壤养分不均。椒农施肥一般总是偏重氮、磷肥,导致土壤中的氮、磷含量偏高与富集,而钾及中、微量元素相对缺乏。

(2)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宿迁地区大棚土壤盐分含量普遍偏高,设施栽培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更易发生。

(3)土传病虫害的流行。辣椒连作后土传病原菌和害虫在土壤中大量积累,而连年使用农药又使病原菌和害虫的抗药性增加,连作几年后极易出现病虫害大流行。

(4)植物自*作用明显。连茬作物根系分泌物和作物残茬腐解等途径释放一些物质,对同茬或下茬同种或同科作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导致减产。

2塑料大棚辣椒连作障碍的综合治理技术

年以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结合当地辣椒生产实践和国内蔬菜连作障碍防治的最新成果,进行了辣椒等蔬菜作物连作障碍消减技术研究,从品种选择、菇椒轮作、高温闷棚、熏蒸处理、生物杀菌等方法进行了多年试验,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形成一套大棚辣椒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择主根发达,熟性早、耐低温弱光、膨果速度快、皮薄质脆、品质优良、前期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宜当地栽培的设施专用品种,如‘苏椒14号’‘苏椒17号’。

2.2菇椒轮作

春提早辣椒栽培后种植高温型草菇1茬,草菇采收后,将草菇菌渣用旋耕机翻整两遍后,整地做畦,可再种植秋延迟辣椒,每2a(年)种植1次草菇。

2.3高温闷棚

夏季高温闲茬时,将大棚内土壤耕翻成大块,不需打碎,灌水至有积水,上铺地膜,地膜一直拉伸到棚外沟边盖严。然后用透光性好的农膜(以新膜为宜)盖严大棚,高温闷棚10d以上,且累计至少有7d最高气温35℃以上的晴热天气。至棚内温度在45℃以上、10cm地温在50℃以上后揭棚。后茬作物定植前5~10d揭去地膜和棚膜,待地表干湿适宜后,即可整地做畦和播种移栽。

2.4熏蒸处理

连作障碍特别严重的地块可使用氰氨化钙(石灰氮)熏蒸,m2用50%颗粒剂32~64kg。熏蒸处理前先进行土壤处理,待处理土壤要先施下基肥,翻耕施药后耙细整平,保持田间持水量60%~70%,3~4d后将石灰氮均匀撒施到土里,然后耙细土壤,必要时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55%,并立即用地膜严密覆盖土面。达到要求的熏蒸时间(一般是15~20d)后,先于傍晚揭开地膜的边角通气,并设立明显标志警示人员不应在通气口长时间停留。第2天全部揭除地膜并松土通气。

2.5生物杀菌

生防菌粉剂可选用B(解淀粉芽胞杆菌)水分散粒剂(含菌量为1.2×cfu·g-1,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定植前处理土壤:定植前按每株6g将生防菌粉剂均匀地撒入在定植沟穴中,随后移植辣椒苗,浇灌活棵水,m2使用生防菌粉18kg(m2按株苗计算)。田间管理:定植后的第1、第2次浇水前,按每株3g将生防菌粉用小汤匙定量撒在植株根部,随后浇水。m2每次使用菌粉9kg(m2按株苗计算)。

在以上技术措施中,优先选用农业和物理措施,尽量减少化学措施使用。在应用生物措施时,不与物理和化学措施同时使用,但可在物理和化学措施全部程序完成后再用,以提高各项措施的综合治理效果。

说明

本文来自杂志《中国瓜菜》第9期,作者来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田福发、张黎杰、周玲玲、姜若勇等人。欢迎大家评论和转发。

从今天起

关心瓜果和蔬菜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塑料大棚辣椒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