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曾说:“课程存在于我们的一日生活,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课程、开展课程。”在开学的时候,孩子们收到了来自大自然赠送的特殊礼物——蘑菇。自然角是孩子观察、了解、探究动植物的一个小窗口,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神奇的小天地......
一、初见菌菇包
菌菇包“不远千里”来到了我们班。孩子们好奇极了,大家挤在菌菇包的周围,观察这奇妙的新朋友,就这样孩子们和菌菇包的故事开始了......
望着小小的菌菇包,孩子们显得既兴奋又紧张。围在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
彤彤:呀,这是什么?
宸宸:老师,这是什么啊?
老师:这是蘑菇种啊!
煜煜:可是我见过的蘑菇不长这样啊!
老师:这个不是蘑菇是蘑菇菌包,相当于种子。
慧慧:摸起来有点硬硬的。
凯凯:怎么有点臭臭的啊?
宇宇:菌包怎么种啊?
老师: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吧!
反思与思考:《指南》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对于幼儿提出的如何种植蘑菇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鼓励孩子们和家长一起从各种途径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种植方法,我相信通过思考和探索获得的答案远比我直接告诉他的经验更深刻、更有价值。
二、自己种植菌菇包
焦急等待中
到底会长出什么来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每天早晨孩子们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植物角看看期待的“宝贝”有没有长出来,还不忘用喷壶给“菌菇包”浇点水。
菌菇的生长速度出乎我们的意料,经过孩子们的进行照顾,一根根光溜溜的菌棒上终于长出来一个个小小的蘑菇,“蘑菇长出来了、长出来了”孩子们激动地喊起来。他们终于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反思与思考:水培蘑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种植蘑菇的乐趣,并通过对菌包的照料、观察,让孩子们了解了蘑菇的生长过程及养护常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心。
品尝蘑菇
我们从厨房老师那里取到油、盐等材料,由王老师主厨,最后从捞出蘑菇,放上香喷喷的香油,调味的盐,我们的蘑菇就在大家的见证下出锅啦!简直太美味啊!品尝自己种的蘑菇,果然,特别香!
反思与思考: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经历了菌菇的成长与陪伴,产生了一种情怀,使孩子们都喜欢上了菌菇,甚至爱上吃菌菇了。
制作蘑菇房
这段间,无论孩子们怎么细心照顾蘑菇宝宝,蘑菇宝宝就是不长了,孩子们担心蘑菇宝宝是不是生病了……“是这两天天气太冷了,蘑菇才不长的吗”“天气太冷就要给蘑菇穿衣服呢?”孩子们说到,用什么穿呢?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开始交流讨论起来,最后孩子帮蘑菇造房子。
反思与思考:真希望菌菇宝宝能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来年再长出小菌菇来呦!
三、留住蘑菇
“老师,我想把蘑菇画下来”,“我要捏个小蘑菇”......与小蘑菇的亲密接触后,收获了许多有关蘑菇的直接经验,还发挥想象,天马行空地创作,表现心中的小蘑菇。
反思与思考:通过绘画孩子们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用超轻粘土,捏出了各种造型独特的蘑菇,每一幅创作都是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而产生的。
我们收获了第一茬蘑菇,孩子们调查蘑菇、体验一起水培蘑菇、一起给蘑菇搭房子、一起品尝蘑菇一起制作蘑菇等通过实物观察、超市实物调查、动手水培菌包、运用多种感官,幼儿更深的认识了各种菌类,培养了幼儿善于观察,爱思考的良好习惯。幼儿在行动中获得认知,积累经验,在行动中遇到困惑解决困难,也在行动中获得成长的喜悦。期待蘑菇第二次发芽,我们的“菇”事还在继续……
一场偶然,一种情怀。一次探究,一份收获。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场邂逅吧!
图文/大二班审核/车丽编辑/樊帅终审/刘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