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本完美的自然图鉴该是什么样 [复制链接]

1#
治白癫疯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2/6273005.html

文/小飞

对于自然爱好者来说,图鉴简直是最快速的识别物种的方式啦。作为图鉴控,大大小小各种门类的图鉴我们买过不下几百本,包括国外原版的和中文引进版的。每次旅行往家背各地的图鉴成了惯例,好沉啊。

这些年可谓说是看尽了各种图鉴,当然作为工具书来说都各有特色,但是很少有极完美的。几年前还曾经出过一本入门的识别野花的手册《华北野花》,耗费了很多心力,但由于经验不足,呈现的效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去年天冬无意中在瑞士的书店见到了一本德语版的《TheBookofLeaf》,一见倾心。虽然看不懂文字,但从排版到每个物种的图片,都让人很喜欢。

最近发现北京大学出版社竟然引进了了这套书——博物文库之《自然博物馆丛书》,目前只出了蘑菇和贝壳两册。尽管价格不菲,天冬也不吃蘑菇和贝类(因为蘑菇过敏和痛风),还是立即入手了。

下面就以《蘑菇博物馆》为例,来思考一下,一本完美的自然图鉴该是什么样子。

一、纸质??????????

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就是纸张,用手指摩挲在上面,感觉轻薄又细腻。

由于图鉴需要印刷高清晰的彩色大图,一般的图鉴都会选择铜版纸印刷,颜色亮丽清晰是铜版纸的特点,但是也有几个很明显的缺陷,一是太重,二是反光,三是容易有折痕。即使用了不太反光的哑粉纸或者薄的纸张,这几个缺点也很难避免。而另一些图册用轻涂纸等胶版纸,呈现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蘑菇博物馆》使用的是克的进口特种纸,又轻又不过于光滑,印刷同样清晰,却不反光!在灯光下也能看得很舒服。一本16开多页的大书,重量和其它同等尺寸和页数的铜版纸书比,重量轻了一半,对于经常要翻阅和搬动的爱好者来说真是一个福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封面摸上去有点软绵绵的有弹性,感觉衬了海绵。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手感更好,还能起到防压防撞的功能,能让书更好的被保存。对比德文版,不但开本小,纸张和封面也都比较普通。不得不为这套书的中文编辑的匠心和不将就赞叹。

(不吃蘑菇却还是收集了一些蘑菇手办的天冬……)

二、版式??????????

这套书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突破了以前图鉴的板式。来先给大家看几个常见的图鉴版式吧——

这本台湾的海滨动物图鉴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排版,有物种的白底图,生境图,介绍了物种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有些图鉴会把文字信息放在一页,另一页统一放图,这样查看起来不太方便,文字也太过拥挤。

还有很多图鉴,其实是毫无排版可言的,内容不错的书,如果排版不好,收藏性和可阅读性真是大打折扣。

而《蘑菇博物馆》的排版是这样的:

字体使用了笔画很细的的华文宋体字,行间距很大,看上去十分清爽,16开的大开本不会让人产生很拥挤的感觉。图片清晰,每一页的版式统一,翻阅时可以很容易找到需要的部分。

三、内容/全面性??????????

细看下去,还能发现很多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套书弱化了像字典条目一样的描述,比如分布啊、形态特征描述、物种信息等等,这些在普通图鉴中往往被作为重点呈现。而在这本书里都被缩小了字号放在角落,需要的时候可以去查。

最为突出和精彩的部分,是有关这个物种的小Tips。比如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啊,它的特色是什么啊,在什么地方被认为有*,在什么地方又可以来吃(中国被提及最多的就是在吃上了……)。这些tips就像科普读物一样,非专业人事也能很轻松、有兴趣的阅读。这样的图鉴买回家,不是仅仅收藏或者查阅偶尔翻翻,而是能够真正当作一本书来阅读的。

每个条目下方还有一条“相似物种”的栏目,毕竟这本书只收集了种蘑菇,有一些相似或同类的可以通过这一栏目来自行拓展阅读。

四、图片/绘图??????????

这本书的图片是采用了白底实拍彩图+黑白线描手绘图两种同时来展现同一物种。最棒的是,在放置了完整图和有文字描述的情况下,还有实物大小的图,这样就能很直观的看出实物到底是多大了。之前的各种图鉴为了版式统一,总是会缩放物种,有时候不见到实物真的不知道它们原来这么大/小。

这就有了很强的实用性,有一些蘑菇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大小完全不同,在野外识别时候就很实用了。有一些图鉴注意到了这点,会通过比例尺或对照物来体现实际大小,不过没有这种呈现方式来得直观。

五、检索系统??????

这本书的不足就在于检索系统了。好的图鉴能让人迅速的查到想要的物种究竟是什么。这本书只在开头做了一张按照各科属特征分类的表格,但一般人可能并不能看得明白。整本书按照大类排布,如果要想查自己在野外看到的是某一种蘑菇,恐怕只能挨页的翻找与图片类似的了。

完美的图鉴应该给能根据物种的特性,提供更为直观的分类和检索方法,比如很多植物图鉴包括《华北野花》,都提供了按照花色、花型等检索方法。这本的检索表如果能按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提供出来就更好啦。

另外,蘑菇这本书忘记做中文名称检索目录,也不得不说是个遗憾。贝壳那本是有的,看来出版方注意到了这个疏漏。

六、易读性、科普性??????????

每本图鉴面对的群体不同,有的面对专业人士,有的面对的是业余爱好者。这套书兼顾了两者,在文前页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蘑菇的各种基本知识,附录中还有分类系统和名词术语解释。感觉是对业余爱好者很友好的一套书,可以当做入门科普读物来看。

不过,这套书并不适合学龄前小朋友看,还是太过严肃和专业了一些。我试着给栗子小朋友讲了其中的几页,她只是对“能吃吗”“有*吗”和蘑菇们奇怪的名字感兴趣。如果家里有对蘑菇有兴趣的小朋友,推荐绘本《自然图鉴(全5册)》,其中有一本《我们的蘑菇朋友》,图片很漂亮,内容也丰富有趣。

总结

恩……并没有团购和转发抽奖。毕竟这不是软文和广告只是真心推荐,我也是真金白银自己买的。

不过可以提供一个目前我觉得很划算的入手机会,原价的书,京东标价,同时满-30,还可以领一个20的券(商品页面直接领),这样入手价是,相当于52折。虽然确实还是挺贵的,不过感觉物有所值,是可以收藏的。

这一套书目前的出版计划有11本,还有甲虫、蝴蝶、兰花等等,非常期待啊。

最后,我特别希望国内的原创图鉴也能越做越好。在目前国内的环境下,出版社更偏向于购买国外版权,这样比较省钱省事,出版周期也快。而做图鉴真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除了有国家经费的那些,我们很难看到特别好的本土物种的图鉴,希望以后可以出现吧,也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好了今天的小飞特别推荐就到这儿啦,下次再见~~~

小飞的自然书单推荐

自费购买,无利益关系的真心推荐

《蘑菇博物馆》

北京大学出版社,年10月出版,各大电商有售

定价元,目前折后,一般如果在5-6折就可以下手啦。

《蘑菇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色彩斑斓的蘑菇世界,简要介绍了蘑菇类鉴定的方法、形态、分类、分布、采集和收藏方面的知识。主要篇幅详细介绍了多种美丽的蘑菇,并配有余幅色彩斑斓的彩图,使其特征、特性跃然纸上。每张图片都是以实际大小拍摄,清晰生动,色彩丰富,真实地再现了自然界美妙绝伦的艺术形态。本书极具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相关参考阅读推荐:

《自然图鉴(全5册)》

包括《我们的花草朋友》《我们的果树朋友》《我们的莓子朋友》《我们的蘑菇朋友》《我们的海滨朋友》,就是带领我们和大自然交朋友的图书好朋友。

全书以精彩的插图、简练的说明,带着小朋友们走向森林、原野和海滨,去发现、辨认花草菇莓,贝螺鱼虾,它们好看、好吃还好玩,于是,孩子们发现、认识了一个美丽、多彩、真实的大自然,又交上了大自然这个好朋友。

野风集小飞

好不容易写一篇,谢谢赞赏^_^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