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房
是你想搭的吗?
传说,在森林深处,有一座蘑菇房子。蘑菇房子从外面看,就好像一大一小的两个蘑菇一样。而这蘑菇房子里,住着小矮人。他们不仅最爱吃蘑菇,而且还能培育出世界上最好吃的蘑菇。在小满乐园,也有一栋神奇的蘑菇房子……
缘起~
小朋友们在建构区进行自由的搭建。团团走过来:“你们这是搭的什么啊?”奇奇:“我们搭的蘑菇房子啊,你看不出来吗?”团团:“你这个搭的一点也不像蘑菇房子啊,不信你问他们。”函函:“我也觉得一点也不像。”奇奇:“那你们知道怎样搭建蘑菇房子吗?”函函:“我知道,我知道!”团团:“我也知道……”于是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搭建蘑菇房子“的讨论。
教师解读与回应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提出,中班孩子能够发现事物明显的外在特征,并能进行观察比较。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其对蘑菇外形的认知运用到活动中,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搭建的蘑菇房子并不像“蘑菇房子”,因此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进一步去去讨论如何进行蘑菇房子的搭建。
蘑菇房子?啥样?
团团
我觉得蘑菇房子应该是像蘑菇一样的房子,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搭建的蘑菇房子。
函函
蘑菇的头像雨伞一样,我们可以做一个像雨伞一样形状的东西,然后放在房子的头顶上。
奇奇
可是我们一楼的蘑菇房子就是像房子一样的啊,是方形的。
蒂森
对呀,我们自然角的蘑菇房子也是那种方形的,我们可以搭建这种方形的房子,在里面种一些蘑菇,就变成了蘑菇房子。
师
哦,你们是想搭建一栋像蘑菇形状一样的房子,还想搭建一栋可以种蘑菇的房子,那你们想怎样搭建呢?
函函
我们可以分组呀,奇奇他们搭建“种蘑菇”的蘑菇房子,我们搭建“蘑菇形状”的蘑菇房子,我们还可以比赛看哪一组搭得更好。
于是,孩子们又自发形成了两个行动小组。
行动1组
像蘑菇形状的房子
行动2组
种蘑菇的房子
教师识别与回应
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中班孩子已经逐渐有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意识。但也因此存在不同的分歧,孩子们都坚持自己的想法,遵循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当存在不同意见时,教师及时梳理出孩子提出的两种“蘑菇房子”的关键词,引导孩子形成两个项目小组分别进行尝试,既遵循了孩子的需求,也能让孩子自发组队。尝试进行小组合作。
搭建我需要……
01.经验的学习
来源:由于孩子们前期的经验不足,对于房子的雏形了解不够,结合之前查阅资料的经验,于是提出了要去网上查阅资料,看一看蘑菇房子的外形。
?奇奇:我有点不知道该怎样去搭建房子呢!?函函:要不然我们可以去网上查阅一下资料,妈妈教过我用电脑查资料。?团团:我也会,我们晚上回家去网上搜索一下房子的照片,看一看可以怎样进行搭建。
///
于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分组,各自回家去查阅相关资料。
02.图纸的设计
来源:在回家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查到了蘑菇房子的图片,同时了解到了搭建的步骤和方法,于是提出了进行图纸的设计。
?婷婷:我在网上看到的图片是方形的蘑菇房子,在里面种的很多的蘑菇,我还把它画下来了。?悦悦:我看到的是蘑菇形状一样的房子。?团团:我查到的也是蘑菇形状的房子,然后我还了解到了工人叔叔搭建房子的时候都需要画设计图,我觉得我们也需要画一张房子的设计图。?函函:对,这样搭建的时候就不会忘记怎样搭,我知道,我爸爸告诉过我!?奇奇:而且搭房子需要先搭最下面的一层,然后再一步一步的往上叠高,我们可以先把房子的设计图画下来,照着搭建。
1
2
于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分组进行了房子的设计图讨论及其制作。
教师识别与回应
在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在家长的配合下,有了进一步的经验提升,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帮助孩子梳理她们搜集资料的成果。二是提供设计图纸需要的工具,支持孩子进行图纸设计的尝试。
行动大挑战
01
行动1组
第一次搭建
问题1房子只能躺在地上,立不起来。
?函函:我们用积木搭建好了蘑菇形状的房子,可是它只能躺在地上,立不起来?团团:对,我们用的半圆形的积木当做“蘑菇头房顶”,可是大小不合适,放上去就要倒,立不起来?师:是什么原因呢?
“
讨论原因:材料不够,大小不合适。
?悦悦:积木太少了,半圆形的积木不合适
?函函:方块的记录也太少了,半圆形积木太轻了,承重不够,立不起来
解决办法:大区域建筑大师再次尝试。
?师:那怎么办呢?
?团团:我知道了,我们不是在玩大区域嘛,建筑大师就有很多的材料,我们可以去试一试!
?悦悦:我觉得可以,之前我玩过,那儿有很多大的和小的积木,各种各样的积木都有。
?婷婷:要不我们就去试一试!
///
于是,行动组再次来到建筑大师,看开了行动实施。
第二次搭建
问题2发现问题:房子不像“蘑菇房”。
?函函:我用了实心的半圆形和圆柱子,就可以立起来了,还有窗户。
?团团:我也搭好了蘑菇房子,但是看起来和设计图的有点不一样,这个房子小了!
?悦悦:对呀,我的搭高了就会倒下来,而且感觉也不像设计图的蘑菇房子。
?师:那现在怎么办呢?
“
解决办法:寻求大班哥哥姐姐的帮助。
?悦悦:刚刚路过大班教室的时候,看见大二班哥哥姐姐在建构区,我们要不去问一下他们吧!
?婷婷:好呀好呀,我们一起去吧!
///
来到大二班,哥哥姐姐正在教室门口玩建构区。他们正在搭建服装店。
?悦悦:哥哥姐姐,我们先问一下怎样搭建蘑菇房子呀,我们的房子搭高的就会倒下来。
?天天哥哥:我不知道怎么搭建蘑菇房子,但是我知道怎样搭建房子。
?函函:那可以请你跟我们分享一下如何将房子搭建起来吗?
?天天哥哥:首先,我们需要想清楚自己搭建房子的样子,然后选择需要的积木或者砖块,再把积木这样一块块围在一起,像围墙一样,然后就算搭很高都不会倒下来。
?团团:好的,我们知道啦,谢谢哥哥!
“
于是,孩子们向大班搜集了一些积木,又再次进行了尝试。
第三次搭建
问题3发现问题:房子搭高了,可是没有”蘑菇形状“的房顶。
?悦悦:新问题又来了,我们的房子搭高了,可是不是蘑菇头形状的房子啊,而且我们班又没有半圆形的材料。
?函函:要不我们自己制作一些房顶,这样平时玩区角时大家都可以搭建。
?婷婷:那我们去找材料吧!
///
解决办法:制作”蘑菇头“形状的房顶。
?寻找材料
团团:我找到了卡纸!函函:我找到了无纺布!悦悦:我找到了kt板和地垫
大家找来了不同的材料
?动手制作
孩子们根据设计图纸,准备裁剪自己需要的房顶形状。
函函:无纺布立不起来,要倒下去!
团团:卡纸做的平面的蘑菇房顶也要倒下去!
悦悦:kt板和地垫可以,它们是硬硬的,可以立起来。
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开始进行制作,用卡纸做成了“雨伞”形状的蘑菇头,用地垫做了平面的蘑菇头。
成功搭建
“
作品分享与展示
?邀请同伴
悦悦:第二组的小朋友们(同组),你们快过来,看我们的蘑菇房子真的搭建好了,而且是”蘑菇头“形状的房子哦!
团团:对呀,之前我们搭的都不像蘑菇房子,看不出来,现在一下就看出来了!
?经验分享
悦悦:我用纸箱砖块、地垫和奶粉罐,将其搭高,然后用kt板做成的蘑菇头当成房顶,最后做了一个蘑菇的烟囱,于是搭成了这个蘑菇房子。但是搭建的时候要小心,很容易就倒了,而且蘑菇头房顶容易倒下来,没有东西可以支撑它。
作品评价
月月:他们搭的蘑菇房子好漂亮啊,太厉害了!
果果:我觉得这个蘑菇房子比之前我们搭的蘑菇房子更像蘑菇!
轩轩:我们以后也可以用这些材料来搭建了。
“
教师识别与回应
在行动1组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孩子在一次次的发现问题,并一次次的尝试解决问题,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游戏经验,去寻找材料资源,去寻求有经验的哥哥姐姐的帮助。在过程中,由于孩子们年龄特点的影响,有的时候发现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捕捉问题关键点,从而引导他们进行下一步的思考。此外,教师还需要适时鼓励,激励孩子能够坚持完成自己的小任务。
02
行动2组
第一次搭建
问题1房子太拥挤,容易倒塌。
奇奇:我们搭好的房子没法放东西。
蒂森:而且没有窗户,不能通风。
多多:对呀,而且很容易就倒下来了。
“
解决办法:网上学习房子搭建技巧,多次进行搭建。
蒂森:老师,借助一下手机我们查一下资料。
多多:我们一边看,一边学习搭建。
奇奇:对呀,老师,还可以请你帮忙哦。
“
?经验获得:首先在最底层搭建一个正方形,然后再一层层地搭高,最后在最外面做一个围墙。
第二次搭建
蒂森:我们用积木搭建,然后再做一些围栏。
多多:还可以在周围做一些花和草,就像幼儿园一楼的蘑菇一样。
孩子们一起动手成功搭建好了房子。
问题2房子不通风。
奇奇:又发现一个问题,房子里面黑黢黢的,不通风。
蒂森:对呀,蘑菇需要通风,不然要变成畸形。
师:怎样进行改造呢?
解决办法:房子的墙面留下通风口。
多多:我们搭房子的时候留一个洞就好了。
奇奇:我们可以做一道门,随时能打开。
实施行动!
奇奇:我们先把房子的身体修好,然后找一个纸板当门。
多多:我们在周围种一些花、草,还有马路。
蒂森:我们可以再种一些蘑菇,然后将蘑菇放在蘑菇房子里面。
“
成功搭建
“
作品分享与展示
?邀请同伴
蒂森:八筒(同组幼儿),快来看我们搭建的蘑菇房,可以在房子里种蘑菇!
多多:涵涵(好朋友),你也快来看看,我们一起合作搭建的蘑菇房子,还有窗户可以通风哦!
?经验分享
奇奇:我们搭了两层高的房子,周围的缝隙是通风的,还做了一道门可以打开种蘑菇,我们也在周围加了一些花花草草还有红绿灯。搭建的时候一定要把下面的墙搭建好,不然房顶就容易倒下来,这样房子就会被压垮。
作品评价
八筒:我觉得还可以在房顶上加一些蘑菇,这样就知道是蘑菇房子了。
涵涵:这个房子的门真的可以打开呢,太棒啦!
“
教师识别与回应
相比行动1组,行动2组的孩子们显得更加有经验一些。在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提供需要的电子设备(手机),及其搭建材料,孩子们能够自主发现问题,选择材料进行搭建。
“
”
写在最后
中班孩子有一定的建构水平,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运用了建构的基础知识经验:图纸设计——搭建技巧运用(垒高、架空)——展现成品,由于中班孩子合作的意识较为薄弱,因此,教师根据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形成了2组项目小组,根据自己的发现,行动小组一步步去进行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在过程中,调动了孩子已有经验:寻找材料资源、制作需求材料、寻求大班哥哥姐姐的帮助,最终在自己的坚持不懈努力下成功完成搭建作品,并邀请其他幼儿进行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我们的“菇”事
图文
中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