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辛良群食用菌种植的循环利用ldquo [复制链接]

1#

辛良群:

食用菌种植的循环利用“带头人”

“现在菜市场卖蘑菇的摊位上,每斤蘑菇中就有70斤是永川来的。”这已经是食用菌行业公开的秘密。重庆市永川区的食用菌产量,占到了重庆市总产量的七成左右。而永川区最大的食用菌种植企业,就是辛良群的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作为和食用菌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人,辛良群说起她的蘑菇来头头是道。

▲周建庭在桥梁施工现场检查。受访者供图

用“废料”种蘑菇

有科技含量的种蘑菇和单纯种蘑菇,是大有不同的。比如,用什么来种蘑菇。

木材厂产生的木屑其实已远远不能满足栽培食用菌需要了,辛良群打起了农田“废料”的主意。掰完玉米剩下的玉米芯,没啥用了吧;桑树剪下来的废桑树枝,烧柴都没人要吧;还有采收茭白时剥下来一大堆一大堆的茭白叶,只好白扔……这些在辛良群眼里可都是宝贵的资源。

“除了玉米芯、废桑树枝和茭白叶,棉籽皮、稻草、桃条、核桃壳都可以晒干、粉碎处理后制作成菌棒,用来栽培平菇、金针菇、香菇、真姬菇完全没有问题。”辛良群一点也不“藏私”地透露着她的诀窍。这些废弃资源里的粗蛋白、纤维素、木质素,经过菌丝体的分解,能成为蘑菇容易吸收的营养成分。

栽培原料不愁了,辛良群放开胆子先后引进食用菌新品种7个,每年培植原种袋,栽培种13万袋。同时,她创新采用移动锅炉升温,实现草菇规模化种植。成功研制食用菌固体菌种,实施小麦温水浸泡技术,提高菌种成活率。优化双孢蘑菇种植基料配方,用培养料二次发酵代替巴氏灭菌法,成功研发双孢磨菇培育料层架式栽培,双孢蘑菇每平方米产量从10斤一下提高到35斤。辛良群和她的蘑菇也累计获发明专利授权4个,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个。其中,草菇类还打破了重庆草菇高温品种种植记录,形成了行业标准。

了不起的资源循环利用

还没完,当食用菌采收完毕送到市场之后,剩下的菌渣辛良群也没放过,那可是有机肥生产企业制肥的抢手原材料。食用菌菌渣经过发酵生产的菌渣堆肥,能以一定比例施到水稻、玉米、蔬菜田中,其中残留的食用菌菌丝蛋白在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营养的同时,还可对一些土传病害起到预防作用,减少病虫害发生。辛良群的公司每年要产生上千吨菌渣,通过与肥料企业合作,不仅解决了菌渣处理的难题,还增加了一笔收入。

待到春天,辛良群和她的公司又在栽过大球盖菇的大棚里种起了水稻。生产食用菌后的残余废渣就地还田,土壤肥力特别充足,没有施化肥、打农药,稻谷亩产量也能达0多斤。

当年秋天收获水稻后,剩余的稻草秆也不需要焚烧。将晒干的稻草收起来制成菌棒,继续栽培蘑菇。到第二年这些蘑菇采摘后,菌渣又可以种植水稻了……

这就是绿色农业发展中了不起的资源循环利用!这是年辛良群辞去城市高管的工作,到重庆永川农村搭起大棚种蘑菇以来,自己都不曾想过的成就。

跳回农门的“带头人”

当年,辛良群的父亲去世时最大的心愿是让她“跳出农门”,没想到她又“跳”了回来。她放不下同一片土地上的乡亲,就想着“带领姐妹们增收致富”。

如今,辛良群的公司已经发展了50多个家庭农场,每个年产值达10万元。带动户农户种植食用菌,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与30户建档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就业,参与分红,实现了产业脱贫。此外,辛良群还走出永川,先后帮助云阳、资中等地12家企业发展食用菌万袋,实现产值万元,带动余户村民走上食用菌致富之路。

编辑:粽粽子

图文来源:重庆科技报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之处,推送稿件文字、图片及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