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我与自博馆的故事rdqu [复制链接]

1#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作品征集招募发布以来,我们共收到约60件不同题材的作品投稿,其中囊括了照片视频、原创绘画、参观心得、手工作品等形式。在投稿作者中,既有只参观过一次自博馆就留下深刻印象的观众,也有积极参与我们馆内各项教育品牌活动的忠实粉丝。

经过12位科学、教育领域评审团队的讨论,从与自博馆的结合性、作品的创意性、故事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最终评选出20件“我与自博馆的故事”优秀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一起来看看~

绘画组

《褐马鸡》

作者姓名:张奕杨

作者年龄:16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在自博馆参观时,我被中国雉科景箱中的鸟类所惊艳,其中尤以褐马鸡的美丽身姿为最,它与我国的古代文化息息相关,据此,我创作了这幅作品。

《流连忘返的地方》

作者姓名:邢佩卓

作者年龄:10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我第一次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就被这里数量巨大且珍贵的标本、化石震撼到了。在这里我既增长了知识,又体会到了与动物互动的快乐。

《濒危的中华秋沙鸭》

作者姓名:程垦

作者年龄:25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在参观了自博馆后,我对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于是绘制了这幅作品,并参与了首届鹦鹉螺自然探索笔记大赛。

《我与上海自然博物馆》

作者姓名:张铄凡

作者年龄:7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那是年的夏天,我带着画本和彩笔,从内蒙古出发,来到了向往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发现新的恐龙化石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当然,为了实现梦想,在那之前我要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恐龙化石,在自博馆,我还遇到了和我志趣相投的小朋友,我们一路探讨恐龙是否真的灭绝……

视频组

《自博馆为我增添的多彩生活》

作者姓名:徐孝宸

作者年龄:12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在自博馆绿螺讲堂的阶梯会议厅,陪伴了我从小学跨入初中的这几年成长轨迹。在这里,我认识了众多的大咖,并且了解了生物的多样性,更让我增加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上海自然博物馆之约》

作者姓名:沈浩洋

作者年龄:11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我去过最多次的博物馆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每次去都有新的发现,每次去都有新的收获,每次去都有不同的体验。我希望与更多小伙伴一起,在自博馆进行自然探索之旅。

《我.在自博馆vlog》

作者姓名:李婧

作者年龄:35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跟随“我”走进自博馆,开启这一天的探索之旅。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自博馆外墙、巨大的生物标本、摸得着的海洋生物、沉浸体验的蝴蝶房、远古生物挖掘梦、零距离的手偶剧……地铁出口的马赛克墙也是别有风味,这一路的照片、视频组合成了现在的《我.在自博馆vlog》。——自博馆,一个以正确的方式打开,让孩子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慢慢长大》

作者姓名:姜宇彤

作者年龄:11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我慢慢长大,对神秘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与日俱增。

《加拿大一枝*花的二三事》

作者姓名:王昊泽、许芮、常书豪

作者年龄:平均15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我们在自博馆了解到许多加拿大一枝*花的知识,在馆外对它进行了生境调查,并完成了自己的植物杀桌游。我们的《顾村西部地区加拿大一枝*花生境调查》最终还在上海中学生年“进馆有益”征文中荣获了一等奖!

图文组

《一个折纸迷的自然成长记》

作者姓名:保罗

作者年龄:13岁

1

2

3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今年五月,我有幸在“当好奇心遇到标本——年上海自然博物馆之夜“活动中,展示了自己仿折的近50件恐龙,并以小老师的身份教现场的小朋友折纸。活动现场非常火爆,远远超过我的想象。当人们看到这么多种恐龙形象全部是通过纸张折制还原的,好像是发现了一片新世界。

六一儿童节老师们又邀请我再次回来,给了我宝贵的机会尝试自己的设计。我仿折的大多数恐龙步骤和技巧都非常复杂,常常让爱好恐龙的小朋友望而却步。但这次我设计了儿童版的阿根廷龙,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果然现场的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有些小朋友一连折了好几只,特别有成就感。

《开启科普之旅感受自然奥秘》

作者姓名:上海市行知中学附属宝山实验学校

作者年龄:平均11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我们眼中的“大世界”,在这里可以与史前的恐龙对话,能与各种动物握手,感受生命的神奇,体验自然的乐趣。每一次来这里的旅程都是一次全新探索的出发。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编外工作人员”》

作者姓名:王放

作者年龄:39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自然博物馆这样的场馆就早早成为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梦想之地……很幸运今天我可以以一个自然生态研究者的身份参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工作,成为了这个了不起场馆的“编外工作人员”。

《蘑菇知多少》

作者姓名:吴莹莹(左一)

作者年龄:38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很荣幸成为上海自然博物馆四届“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的亲历者。在一次次对食用菌科学知识的宣传和相关话题的讨论过程中,我见证了上海市的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科学素养的提升。参加活动的另一个巨大收获,是结识了各个领域的科普大咖,我们在一起商量未来怎样设计和开展多学科联合科普活动,使科学变得更加具象和生动。

《我与自博馆的“蚂蚁”之缘》

作者姓名:刘博渊

作者年龄:10岁

我与自博馆的故事:

我与自然博物馆的缘分始于年“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我的研究对象是“蚂蚁”,有幸参加了自然博物馆组织的“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培训。那年暑假,自然博物馆的老师为我们请来了非常专业的大学老师讲解动物、昆虫等专业知识,告诉我们如何进行生态调查,从实验设置、数据收集、分析等给予我们全方位的指导,并在馆内提供了面向大众展示自己科学研究成果的机会。

我又参加了年“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从第一次的课题“热锅上的蚂蚁是怎样团团转的呢?”到第二次的“人多一定力量大吗?蚂蚁个体数量对群体工作效率的影响”,我都是以蚂蚁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语文、自然课中的知识来探索它们的自然规律。连续两次的挑战赛,我都荣获了小学组的一等奖。希望以后我还有机会能够续写我与自然博物馆的故事!

《在自博馆“大摆迷*阵”》

作者姓名:臧一芃

作者年龄:18岁

左右滑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