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支招竹渣熟料筐栽草菇技术 [复制链接]

1#
一、菌房建设菌房采取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二区制,既增加了菇房设备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菇房利用率,更利于工厂化生产。二、菌种准备采用棉子壳培养料栽培种,所用菌株V23-8引自于福建农林大学菌种保藏中心。三、配方及原料处理1.培养料配方竹渣40~75%,棉粉10~40%,玉米芯5~30%,麸皮3~15%,石灰4~8%,轻质碳酸钙1~3%。料含水量70~75%。2.原材料处理新鲜竹渣机械振动过筛预湿,自然堆置发酵30~90d;棉粉、玉米芯、麸皮需干燥、无霉变不结块,不需预湿。四、拌料使用搅拌机将棉粉、玉米芯、麸皮、石灰、轻质碳酸钙干混后再加入自然发酵后的竹渣,继续混合1min,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至料含水量为70~75%(由于玉米芯吸水较慢且未预湿,拌料时感官上判断应适当湿些)。此拌料方法可以将棉粉麸皮均匀裹在玉米芯和竹渣上,增加了保水性和均匀性,为高产奠定了基础,而且由于采取机械化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五、装筐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装料,均匀装筐,压实至筐面平(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为10cm,装料湿重为15~16kg/筐),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栽培料的保水性,又可保持料一定的透气性。六、常压灭菌料筐移至灭菌培养室内,通入蒸汽,1.5h升温至℃并保持4~6h,这种灭菌方式可以提高原料腐熟度,利于草菇菌丝分解吸收,而且能大幅度减少病虫害发生。但灭菌培养室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0m2,否则难以快速升温,达不到理想效果。七、播种与菌丝培养自然冷却至料温为35~38℃,采取撒播法播种,播种量0.1kg/筐。播种后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适当加强通风并保持料温32~35℃,室温30~33℃,6~7d菌丝走到料底。八、倒置催蕾将菌盘移至出菇室,倒置并去除灭菌筐,加大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料面喷水至料面有湿润感即可,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室温33~34℃,保持6~12h,之后换气维持料温33~35℃,室温30~33℃,并增加光照,1~2d后便有原基产生;此方法解决了因竹渣持水性差,菌盘上层料面偏干的问题,并增加了出菇面,减少了管理难度。九、出菇管理及采收维持料温33~35℃,室温30~33℃,适当通风,并保持适度光照,3~4d后便可采菇;一般出两潮菇,间隔时间3~4d,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8~25%。来源:科普惠农网更多信息请登陆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