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过后,自南向北开始长出野生蘑菇。但采摘之前,应先看看以下消费提示。
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我国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多种,但*蘑菇也达多种,其中含剧*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
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的科学方法,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蘑菇而发生中*。所以,在户外踏春郊游,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绝不要轻易食用。
出现中*症状立即就医
不同种类的*蘑菇所含*素不同,引起的中*症状也不同。野生蘑菇中*的表现有:胃肠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
其中,胃肠中*型最为普遍,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最多。一般误食*蘑菇后,最短可以在10分钟、最长在6-12小时后发病。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症状,要马上催吐,并立即送医。
生产经营者做到“三不”
生产经营者在加工、售卖野生蘑菇时,应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蘑菇,要确保在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没有混入有*蘑菇。否则,要承担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有关单位要警示风险
在野生蘑菇采食期,产菇和有采食野生蘑菇习惯地区的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广而告之公众,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同时,根据各地误食*蘑菇中*特点,结合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在蘑菇成熟期前进行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在发生过误食*蘑菇中*的地方,建议竖立附有*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专家执笔人
李泰辉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微生物资源中心主任、研究员
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教授
↘阅读推荐山寨“龙口”粉丝真蒙人!执法人员仔细辨认才发现......一天收集个人位置信息6万多次!蹭WiFi软件可能让你被“精准”诈骗新买的苹果手机坏了不给保修!苹果公司“霸气”回复遭质疑消协调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部分营业厅私开收费业务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市说新语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任震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