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引言:野生蘑菇看似鲜美,但采食蘑菇中*事件时有发生……
案例回顾
近日,李先生采摘了一些野蘑菇,食后不久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医院就诊后发展到肝肾功能损害,随即医院抢救。当时,接诊的重症医学科医生陈宇雄发现患者已经意识模糊,严重肝肾损害、凝血功能异常、严重内环境紊乱,生命一度危在旦夕!
重症医学科主任伍方红表示“患者可疑白*伞中*”,由于患者食用*蘑菇已经5天,大部分*素已经被机体吸收,必须行血浆置换治疗清除*素并同时改善脏器损害。
全力救治患者6天病情稳定
李先生在重症医学科团队的救治下:
前3天:连续做血浆置换,每次置换血浆ml,相当于3天内把患者的血连续换了3遍。
▲持续血液净化系统进行血浆置换
第4天:患者脏器功能指标开始出现好转,腹痛腹泻、呕吐症状已消失。
第5天:神志逐渐转清。
第6天:患者病情基本稳定。
在普通病房巩固几天后,李先生最终顺利出院。
患者自白
李先生:我当时吃的蘑菇是白色的,跟网上的白*伞照片很像。以后我再也不吃野蘑菇了,也会告诉我身边的人。我很幸运,遇医院的医疗团队,是这里的医师高明的医术和悉心的照顾我才能捡回一条命。
▲患者送来锦旗向重症医学科团队和主管医生陈宇雄表示感谢。
科普知识01什么是*蘑菇?
*蘑菇又称为*菌/*蕈,是一种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我国已报道有种,世界范围内已报道有多种。
02常见的7种中*类型
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感性皮炎型。
03关于*蘑菇的7重民间谣言
关于*蘑菇的7重民间谣言,那到底可不可信,为了避免蘑菇中*,有哪些真相我们需要知道呢?
谣言1:鲜艳的蘑菇都是有*的,无*蘑菇颜色朴素。
真相:白*伞具有光滑挺拔的外形和纯洁朴素的颜色,还有微微的清香,它却是世界上*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蘑菇是否有*与颜色无关。
谣言2:可食用的无*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栎树上,有*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真相:所有的蘑菇都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它们都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谣言3:*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真相:同时生有菌托和菌环、菌盖上往往有鳞片,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可食用的草菇、香菇确是有毛和鳞片的。
谣言4:有辛辣、酸涩、恶腥的蘑菇有*。
真相:许多*蘑菇都没有明显的特殊气味。
谣言5:*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
真相:所有*蘑菇都不会令银器变黑,目前也尚未发现任何与*蘑菇同煮变色的物质。不同种类的*蘑菇所含的*素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烹饪之后*素依然存在。
谣言6:*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的。
真相: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同一种蘑菇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谣言7:白醋能使蘑菇汁变色或牛奶能在蘑菇上结块就是*蘑菇。
真相:白醋遇到碱性物质都可变色,牛奶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都会变性而结块,而酸碱性与蘑菇的*性没有相关性。
请记住
辨别野生蘑菇是否可食
需要分类学的专业知识
民间传说一概不靠谱
唯一正确的方法是
↓↓↓
绝对不要吃!绝对不要吃!绝对不要吃!
医生提醒
若是进食了疑似*蘑菇应及时就医,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图片或剩余蘑菇样品,医院,有助于医师判断*性并针对性治疗。
文章来源:重症医学科
图/文:焦英杰唐世红
编辑:*玉妍刘森
审核:伍方红
长按识别图中
医院:
点击即可发起免费咨询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