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话题介绍
“数学港湾”:介绍数学学习过程中家长和学生常见的疑惑。例如:“数学成绩不稳定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高一不适应症状及应对”;“为什么只有老师讲过的题我才会,没讲过的就不会”等等。让家长和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特点,缓解焦虑,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点击上面话题栏目,更多干货,好文等着您。
高中数学港湾
服务宗旨:“让孩子不再害怕数学,家长不再忧虑,少花钱”。
提高成绩,省钱秘笈:点击上方“高中数学港湾”→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一直看,一直进步,一直省。
正文字数:;阅读时间:5分钟左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很容易获得课堂以外的学习资讯。但由于这些资讯没有严格的审核机制,所以质量良莠不齐,学生如果没有辨识能力,全盘吸收可能会适得其反。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最常见,也是最火爆的“秒杀”。
市场需求分析
为什么“秒杀方法”这么受欢迎呢?当然是有市场需求。
现在家长朋友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同时教育的支出逐渐增长也让家长倍感压力。所以快速提高孩子成绩就成了家长最直接的诉求了。
懒惰是人的天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捷径”可以走,为什么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学呢。
由于绝大部分家长朋友不是从事教育相关的工作,所以对于一些资讯也和孩子一样缺乏辨识好坏的能力,这就为“秒杀方法“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好处”
“秒杀方法”学生自己用,会有一种飞一般的感觉,如果是看老师用,感觉这太牛X了吧,我见都没见过。为什么“秒杀方法“这么厉害呢?
咱们从“秒杀”方法的由来说起。“秒杀方法”,通常都是套用一些二级结论,没有中间的计算推理过程,直接计算快速得到结果,做题既快又准。那为什么这样的方法绝大多数老师都不讲呢?那就要说一说这些方法的弊端了。
弊端
首先,这些二级结论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直接使用。而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并不大,要考也不一定会考这种二级结论的直接应用,可能会加以改造再考查。同学们如果只会生搬硬套就很有可能做不出来。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怎么听介绍这个方法的老师,讲的时候好像有很多这种题,那是因为把这种能用的题集中起来了,轮到你自己高考的时候考不考,怎么考就不好说了。
第二,不分时间和方式使用这些二级结论最大的危害性在于,剥夺了同学们理解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同学们在学习新的概念,公式或者定理的时候,应该有过这种体验。对于新学的知识一开始理解并不深入,在后续的反复训练,老师的讲解后才逐渐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急功近利,跳过了这个过程,就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在考试中只要稍微灵活一点就不会变通,写不出来。推导这些二级结论的时
候,正是同学们复习有关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好时机。
上面推导过程中综合用到了以下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倍角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这个推导过程对于初学圆锥曲线的同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太早的直接套用公式,就会错失回顾这些知识和提高计算能力的机会,长此以往对数学的学习非常不利。
第三,长期接触这种求快的学习方法,容易形成浮躁的心态,遇到题目就想着有没有巧解。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需要的是: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脚踏实地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所有的技巧和方法都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基本技能,以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领悟。没有这些作为支撑,啥大招都只能是看起来厉害,用起来别扭。技巧方法的作用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如何应对
那么是不是该彻底否定这些技巧方法呢?当然也不是要走极端。
首先,要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踏踏实实尝试自己推导这些公式,因为这是回顾旧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好机会。在没有彻底搞明白这个公式之前,不建议强行记忆,直接套用。其实真正掌握了公式的推理证明,记下公式或结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其次,尝试从多角度对公式或结论进行解读和等价变形,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还以上面这个例子为例说明。
由此可以看出,没用的不是二级结论,而是错误的使用方法。每个二级结论就像山上的一颗蘑菇,在它旁边继续仔细寻找,能找到更多的蘑菇。
我们反对“为了追求所谓的秒杀,不讲武德”的方法,提倡“细嚼慢咽,慢即是快,能促进知识掌握,提升技能和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
总之,学习切记,戒骄戒躁,急于求成,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学习不仅需要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今天的努力一定能换来更美好的明天,加油!
版权声明:原创码字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重要提醒: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