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我们要打造一个彩虹玫瑰的网红打卡地,让直播带货更有吸引力,现在工人们正在将七种颜色的观赏玫瑰移栽到整理好的地块内,下个月玫瑰花开时,游客们就可以来赏玫瑰花、喝玫瑰茶、饮玫瑰酒了,即使到不了现场也可以在我们的直播间赏花、下单。”4月30日上午,镇平县杨营镇程庙村的芈月山集团玫瑰基地内,卡罗拉、滇红、丰花一号等各色观赏、食用、药用玫瑰含苞待放,基地负责人张鋆满怀憧憬地告诉记者。
兴产业稳增收促就业
张鋆是土生土长的程庙村人,年,从事玉雕行业的张鋆回乡创业,租用程庙及周边村的多亩土地开始种植玫瑰,连村里光伏发电板下也种植了多亩玫瑰,并在村部旁的扶贫车间建起了玫瑰深加工车间,生产玫瑰花茶、玫瑰醋、玫瑰蜂蜜等产品,带动该村10户贫困户11人就业,采花期用工近人。今年公司还向村民免费赠送玫瑰苗栽种在房前屋后,并回购玫瑰花,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为建设玫瑰村奠定了基础。“我的梦想是把家乡建设成一座玫瑰小镇,不仅种玫瑰、卖玫瑰,还要带动农民发展特色民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谈及未来的发展,这位年出生的农村创业青年信心满满。
离开程庙村玫瑰基地,向西北行驶28公里,记者一行来到卢医镇郭岗村的双孢菇种植基地,正赶上种植户张克洲在将一筐筐当天采摘的双孢菇装车。他告诉记者,每座菇棚年产鲜菇两万斤左右,净利润在元到10元。现在是生长旺季,基地的30个菇棚每天能采收4吨左右的双孢菇,当天就要运到西峡县的菇厂销售。种植双孢菇的营养基由玉米芯、麦秸、牛粪、黄土等配制而成,下架后还可还田用作有机肥料,既增收又环保。6月至9月份不适宜双孢菇生长,往年这个时期菇棚都在闲置,今年张克洲找到了一种可以在原有基料上种植的草菇,菇棚的收益又将有所增加。
年,镇平县被确定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共有7个市定一类贫困乡镇,9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14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县从正副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中择优选拔名第一书记、名驻村工作队队员,组织6名公职人员结对帮扶,实现户户有帮扶责任人、村村有驻村工作队,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年5月8日经省政府批准脱贫摘帽,年7月圆满接受国务院扶贫办抽查验收。截至年年底,镇平县共有建档立卡户户人,其中脱贫户人,未脱贫户人,贫困发生率0.98%。
摘帽不松劲,继续加油干!镇平县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障,确立了以产业就业为主体,抓好医疗、教育、住房、助残等基本保障,抓好水利、交通、电力、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一体两翼”精准施策格局。
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镇平县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的关键措施,围绕保脱贫、强特色、防风险、促巩固目标,聚焦主体培育、产销对接、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强化措施落实。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培育扶贫支柱产业。立足各乡镇街道各自优势,扶持杨营镇发展玫瑰种植产业,高丘、老庄、二龙等乡镇发展香菇产业,卢医、彭营等乡镇发展双孢菇、金针菇、草菇等草腐菌产业,晁陂、彭营、安子营等乡镇发展品种红薯产业,贾宋、侯集等乡镇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积极探索推广资产收益、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房屋联营、务工就业、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租赁经营等八种联结方式,推动群众与龙头企业建立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通过政府投资建设菇棚,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益。贫困劳动力可以采取就近务工、包棚经营、入股分红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县政府设立藤编产业货柜补贴、厂房租赁兑付基金,支持扩张藤编加工产业,增加群众务工收入。到今年年底,计划发展加工点60个左右,年完成10万套藤编产品,实现工业产值2亿元,带动人以上就业。培育发展优质红薯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就业务工、集体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实现产业增收。对于有自主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企业可利用吸纳就业、送单上门、统一供种、技术指导、产品保底价回收等方式进行带贫。
大数据助力精准防贫
家住卢医镇小魏营村的魏景玉,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大连海事大学外语学院,多元的学费让这个供养三个孩子上学的低保家庭无力承担,除去元的助学贷款,其余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借来的。可令魏景玉一家没想到的是,当地的保险公司竟然为她送来了每年元的保险赔付款,直至其大学毕业,让她成为镇平县“防贫保”的受益者之一。
今年42岁的高丘镇野鸡脖村村民李文彩患淋巴癌,住院治疗费用报销后仍有.96元需自费,经过审核,年12月李文彩获得了元的“防贫保”保险赔付款。
“防贫保”是贫困县脱贫摘帽后,镇平县针对因病、因学、因灾等返贫致贫主要因素,瞄准返贫风险较大的脱贫人口、处于贫困边缘的低收入农村居民两类重点人群,分类设置防贫标准和程序创立的“精准防贫保险”。县政府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县10%左右的农村居民购买保险,每年按万元为止损线,年底剩余的结转下年,不足的据实补齐,确保防贫救助需要,投入模式稳定可持续。通过建立部门监控、乡村排查、农户申报3种途径相结合的预警机制,县扶贫办、医保局、教体局、民政局等行业部门分别负责相关数据实时监控、定期提供或接受信息查询,第一时间发现返贫致贫隐患,框定纳入调查认定的人员范围,财政局负责资金筹措与审核拨付,审计局负责进行审计监督,保险公司负责调查核实认定、确定赔付对象,按标准发放保险金。乡镇街道、行政村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负责政策宣传,配合保险公司开展核查、评议公示,做好帮扶措施落实等工作。
魏景玉、李文彩是保险公司分别通过县教体局提供的申请元助学贷款后,学费仍有差额的学生名单,医保局提供的住院治疗自费部分超0元患者名单,在县扶贫办提供的贫困线“边缘户”“监测户”数据库中,通过大数据比对排查出的,随后通过入户调查核实,按标准发放保险金。自年8月28日“防贫保”协议签订后,截至年3月31日全县已受理起,其中因病起,因学起,因灾11起。已完成核查起,其中不符合条件起,已完成赔付40起,赔付金额.35元;待核查64起,目前正按程序核查。
“防贫保”政策还与现有扶贫政策有机衔接。如因病的,在扣除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市医保救助、民政医疗救助、县医保救助,以及“政福保”等政府和社会帮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数额仍然较大的,再适用“防贫保”;因学的,大学全日制学历教育,首先使用助学贷款政策,超过助学贷款元限额的部分,再适用“防贫保”;发生交通事故的,经相关部门履行程序后,未得到相应赔偿或虽已得到赔偿但需要长期医治,可能导致生活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再适用“防贫保”,确保政策不孤立、成体系,用改革的办法控制贫困增量,从而建立起“未贫先防、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精准防贫长效机制。